上课只念PPT 学生投诉 老师“下课”
昨日,成都中医药大学召开2012年教学工作大会,将建立教师“退出机制”提上日程,提出“对教学效果差、学生反映不好的不能胜任教学任务的教师,不再聘任其担任教学工作”,这是继2009年教育部提出建立高效教师退出机制以来,四川较早对其进行落实的高校之一。前不久,一名老师因学生不满意而“下课”。
最新事件
老师被调离教学岗位
不久前,成都中医药大学一位教师因教学质量不佳引发学生不满,最终被调离教学岗位。公共卫生学院大三的张佳琦告诉记者,该名老师主要教授食品安全检测相关的两门课程。“她上课基本就是照PPT念,基本不跟学生交流,”张佳琦说,“同学们很多听不懂。”此外,该老师使用的教材和同学所定的教材不一致,学生们提出意见后,老师也未进行采纳。
两堂课之后,学生们将意见汇集后向院长陈大义反映。陈大义回忆,接到意见后,他一方面劝说学生“继续听听,因为有的老师是慢热型的”,一方面组织相关部门开会,并展开调查。“我自己就问了不下10个学生的意见”,陈大义说,学生的反映都比较一致,因此,在第三堂课后,学院将该名老师调离教学岗位,“换了一名经验更丰富的老师,学生们反映也好了很多。”
老师反应
是压力更是激励
对于自己手握着如此大的权利,许多学生表示,“有意识,但一般不轻易用”。如果一名老师讲课枯燥,学生们通常会“用脚投票”,“翘课,一学期最多上个两三次。”
针灸推拿学院的青年教师佟枫认为,这项制度确实让老师们“压力山大”,但这也是另一种激励方法,“学生们的意见及时反馈,老师们想办法进行提高和改进,如果有这样的良性互动的话,教学效果会更好。”
老师们是否会担心一些学生过于偏激,或者乱投诉?“学生偏激的情况确实是存在的”,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陈大义说,但对老师的考核不会根据一两个学生的评价,“要调查大多数同学的意见。”
专家观点>>>
退出机制是否真有效?
自2009年教育部提出建立高校教师退出机制以来,业界对此的争论便不断,教育专家们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。著名教育专家纪大海认为,教师退出机制是现代社会用人制度的必然,对不合适、不胜任、缺乏任职资格的人员进行清退,是必须的,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。但他认为,退出机制必须建立在法律之上,不能违背《教师法》。对退出的教师要有人文关怀,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提高的机会。
21世纪教育学院副院长熊丙奇则认为:“高校目前的行政管理下,退出机制起不了多大作用。”他说,如果要真正建立教师退出机制,“就必须打破行政评价体系,让行政权与学术权分离,建立新的体系”,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,甚至会加重教学的功利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