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见华而不实的PPT设计五宗罪

  一份好PPT拥有的品质不过是页面简洁和思路精晰,听起来似乎太抽象。我们来总结一下职场人做PPT时最经常犯的几宗罪。

  一、画面花哨、功能复杂,过于追求设计。

  PPT龄3年以上的职场人,很容易就会进入技术崇拜的泥沼之中,看起来很复杂的按键、素材和动画,很多不明真相的主管也会以此评价属下的PPT水平。但问题是,我们是在做PPT又不是在帮《卧虎藏龙》做后制,需要这么“高科技”吗?

  好多人在抱怨PPT难做的时候,他们会过多的意识到技术层面的不足,但技术这件事就好比写文章,所有的人都会写字,可是作家写出来的就跟普通人不一样,哪怕用的一样的词语。因为作家知道怎么组织语言,使其成为一个完整且吸引人的故事,这是工具使用的最高境界而不是沦为工具的奴隶。

  二、文字太多或没有逻辑性。

  你可以这样理解PPT,它就是报告人对资料和事件的一个自我消化后的表达,因此,一定要带着清晰的思路痕迹。文字一定不能太多,但文字是PPT的灵魂。

  文字与PPT的关系类似于剧本和电影本身的关系。你请了很牛的摄像师和美术指导,结果片子讲了一个极其幼稚的故事,台词也烂到让人笑场,那你还想它成为大片热卖吗?

  三、PPT做得很死,没有修改性。

  有些PPT高手用Photoshop来辅助,最极端的,每一页幻灯片都是Photoshop做的,最后导成图片放在Powerpoint里,页面非常漂亮,但有一个死穴,不易修改。如果是一个代表公司的演说PPT,往往要多个人提出意见进行修改,一个成型的PPT往往要经过几十次的修正。一开始就把页面做得太死难以修改,会让工作伙伴觉得你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,这就涉及到职场智慧了。

  四、一秒钟就能看出不专业。

  不专业是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标签的。比如,中国人做给中国人看的PPT,图片频频使用老外的面孔;到处可见飞来飞去的3D小人;毫无保留的借鉴韩国那些颜色生猛艳丽的素材;还有,使用图库中用滥的商务人士摆拍图片素材。

  五、版式过于随便。

  并不是有意贬损某个群体,San告诉我,这种情况在国企里似乎更常出现,他曾经遇到过一个很夸张的案例,与一个合作伙伴共同提案,对方的PPT就是大白背景,所有的字体、颜色都不统一。相信我,一个好的PPT背后,一定是良好习惯和职业修养,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在网上扒麦肯锡、罗兰贝格的咨询报告作为模板。